大肠为标,燥金为本,大肺为表里。少阴下利,咽痛胸满,心烦者,猪肤汤。
阳明病,胁下硬满,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苔者,可与服之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,然汗出而解。非小柴胡,不能和解表里。
口难言,血少也。盖蛔性闻酸则静,见苦则安故也。
又伤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者,亦温病也。若尺脉迟,为血少,先以黄建中汤养其荣卫。
且余一生所蓄肺腑家秘,语句方法,俱已备载发挥。非时行之气,春应暖而反寒,夏应热而反凉,秋应凉而反热,冬应寒而反温,此非其时而有其气,是一岁之中,长幼病皆相似者也。
承气之性寒,寒之,乃所以抑阳,阳受其抑则微,而真阴之所由以长,酸苦涌泄为阴者,此也。如去血过多,错语失神,撮空闭目,不知人事者,同治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