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三法,皆可变通,但阴虚、阳虚,辨认不可不澈,上卷辨认法,切切熟记。所谓无邪证邪脉,见类中风门,持是以往,足以破近古之疑,而得病之情实,故特立真中风门,以告夫同志者。
《金匮要略》百合病,必待日数足而后解,亦伏邪之类。即以太阴一经而论,太阴主湿而恶湿,主湿是本经之气,恶湿即外之客气,湿土旺于长夏,故六月末①土旺而湿令大行,人之本气弱者,感外来之湿邪,每多腹痛、吐、泻。
脉要精微论,以脉反四时,阴阳不相应为关格,即终始篇之溢阳溢阴,禁服篇之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人迎倍于气口,气口倍于人迎之意。气不足:所现食少难消,反饱,喜硬食物。
亦有精停日久,阻滞气机,郁而为热,灼尽膀耽阴血,败精为邪火所熬,故有砂、石之名,总缘火由精停起见。苟以为风寒、气滞所作,定有寒热往来,头疼身痛,红肿痛甚,口渴种种病形,方可与行气、活血、解散诸方治之。